在書上和電視上看到那些到窮國扶貧的人都很開心,因為那些孩子都真誠地多謝那些來幫助他們的人。我相信許多人都會想,如果去幫助窮人或有需要的人,應該是很滿足的。
到東涌教南亞裔的小朋友,家樂告訴我他有一兩個星期很想不再去教,原因是那些年青人一次比一次少,第一次來的人比第二次少,第三次又再少,更慘的有些來參加的同學不參加打籃球,卻在同一個籃球場上玩 cricket。雖然有要求同學要穿球鞋,但仍然有同學穿著拖鞋來,餘下人數不多,作為教練,唔通都唔俾他參加﹖另一樣使人難受的是他們在場上用自己的語言去溝通,教練也不知他們在說什麼,好像被孤立。他結果堅持了,參加人數也有反彈,他的心情也因著這些年青人的參與度而起跌。
家樂想請一些朋友去東涌打表演賽,朋友好坦白告訴他:俾面你都會去o既。他的朋友還說:”又無錢,又得一個人,仲要係街場,天寒地冬,連波都要自己帶,咁你都做,真係偉大。”。但我聽到的卻像是在說:”你都幾憨居!”
做教練應該係點先威呢﹖
首先要有兩三個助教,室內場,球員仲要個個fit,最好唔係甲一都要甲二組,,唔駛自己帶波,熱身由其它助教帶,一聲哨子全部人跑過來,講野要大聲有權威,眼神要冷酷,千其唔好有一副好人樣,咁先夠cool,當然唔少得的是每個鐘最少收500.- 先係夠威。
最後一堂,沒有感人的師生擁抱,只有5個人參加,大家鬥鬥波來結束,連照片和電郵都沒有交換一個。第一堂參加的人都差不多走哂,只有2-3個舊人,當中有一些當然是認真和有心機的,他們也問會不會為他們做球衣,有比賽參加,但這些年青人只有幾個,家樂也要暫時離開香港,誰人又會願意去愛他們呢﹖
或者你會問,點解班學生會係咁呢﹖
這個問題我唔識答。
可以改善的地方有:1. 是教練的技巧2. 聯絡和組織水平
如果有一位義工願意長時間去幫,教練的技巧是絕對可以提升的,但誰會願意長時間去幫呢﹖
如果要找到一個或培訓一個水平高的教練去東涌幫他們,有沒有可能呢﹖當一個教練水平高,又何以會去東涌教波呢﹖你識唔識得咁樣的人呢﹖
世界上有許多問題並不是可以容易解決的。
而關於聯絡和組織參加者方面是由機構負責,我也會嘗試在日後的日子和機構作出檢討,希望在學生的參與度上能夠提高。
我好希望做一個機構去讓一些人得到幫助,我好希望喜歡打籃球的人不單自己喜歡打籃球,更加能夠用籃球去幫人,但現實呢﹖喜歡打籃球,有愛心去幫人的年輕人,盡管願意走出第一步,但得到的感覺是:實在太難了。
actsbond 也行出了第一步,但同樣感覺到好困難。
還是打打籃球enjoy yourself 好﹖
Lets see.
C sir
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